會議介紹
“第十三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通知(第二輪)
2025年11月28日-12月2日 廣東 江門
會議主題:創新環境科學 推動綠色發展
由五邑大學和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The 13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13th NCEC)將于2025年11月28日-12月2日在廣東省江門市舉行。本屆大會以“創新環境科學,推動綠色發展”(Innovation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omoting green development)為主題,圍繞理論環境化學、環境與健康、環境催化、環境管理,以及水、土、氣和固廢相關的環境分析、界面過程、生態毒理、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特別是國家雙碳戰略、新污染物治理等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與國家需求設置90余個分會場;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做大會報告和分會場報告,同時邀請各類相關企事業單位參展;組織行業企業“揭榜掛帥”專題研討、研究生論壇、主編見面會及論文墻報展等學術活動和特色活動。全國環境化學大會將繼續發揮品牌效應,鼓勵科產教融合與學科交叉創新,歡迎各界專家學者積極參會。
會議舉辦地廣東省江門市,是粵港澳大灣區承東啟西的重要節點城市,與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構成“黃金三角地帶”。江通四海,門迎天下,僑連五洲,是“廣府人出洋第一港”,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西貿易的必經之地。江門僑鄉沃土,人杰地靈,是著名的“院士之鄉”。大會主辦單位五邑大學將全力做好會議接待,保障會議順利舉辦。組委會特別設立廣州-江門“綠色通道”,提供與會代表交通接駁服務。
僑鄉迎賓至,盛會待君來。誠摯歡迎各位同仁朋友相聚美麗僑都,蒞臨第十三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共探學術發展之前沿,共商學科發展之大計,共繪綠色發展之藍圖!
一、大會主席
江桂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欒天罡(五邑大學黨委書記,教授)
鄭明輝(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二、大會學術委員會
主席
趙進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朱利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
委員(以姓氏音序排列)
安太成、畢 軍、布 多、蔡宗葦、柴之芳、陳寶梁、陳春城、陳春英、陳 達、陳冠益、陳吉平、陳建民、陳景文、陳 威、陳 雯、陳小勇、陳 卓、戴 峰、戴家銀、戴曉虎、黨 志、董雙石、杜 林、馮新斌、馮玉杰、付 強、付 勇、高 翔、葛茂發、耿 涌、谷 成、郭良宏、郝春雁、郝吉明、郝鄭平、賀克斌、何 強、侯立安、胡 春、胡光岷、胡洪營、胡 敏、黃海保、黃業茹、季 榮、賈漢忠、賈金平、江桂斌、江文勝、鞠美庭、闞海東、李芳柏、李和興、李俊華、李向東、李 育、梁 恒、林 璋、劉景富、劉 猛、劉明杰、劉 倩、劉潤增、劉書明、劉維屏、劉文清、劉永、呂永龍、欒天罡、麥碧嫻、閔小波、歐陽鋼鋒、潘丙才、潘 波、潘學軍、彭平安、邱 強、仇榮亮、全 燮、任洪強、任南琪、桑 楠、沈煥鋒、沈珍瑤、史建波、宋茂勇、宋獻中、孫紅文、孫連鵬、孫軼斐、孫治榮、陶 澍、汪華林、王東曉、王 琳、王沛芳、王 鵬、王秋泉、王書肖、王祥科、王小萍、王新明、王雪梅、王亞培、王亞韡、王焰新、王志偉、魏復盛、吳永寧、肖 睿、許玫英、徐順清、閆 兵、楊 坤、楊 新、楊志峰、要茂盛、尹大強、應光國、余 剛、俞漢青、于志強、袁力行、曾永平、展思輝、張 干、張 彤(女)、張 彤、張愛茜、張禮知、張 嚴、張遠航、趙 峰、趙進才、鄭明輝、鄭 焰、周炳升、朱東強、朱利中、朱能武、朱 彤、朱萬成、朱永法、祝凌燕、莊樹林
三、大會組織委員會
主任
陳文華(五邑大學副校長,教授)
王亞韡(環境化學與環境毒理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史建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院長,教授)
副主任
劉長宇(五邑大學科技處處長、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院長)
王 婷(五邑大學黨政辦公室主任)
秘書長
張夢辰、吳菁京
秘書
李心硯、原 珂、彭 超、謝高藝、莫宗文
委員(以姓氏音序排列)
畢世超、曹佩珂、陳 程、陳春賜、陳姍姍、陳偉芳、陳 瑀、陳志豪、崔培昕、崔世璇、戴若彬、鄧潔薇、杜文超、方利平、馮春華、馮裕棟、付翯云、付宛宜、高麗榮、耿檸波、郭雪萍、郭瑛瑛、韓 建、賀 勇、何良英、何 倩、侯 杰、胡寶蘭、胡曉蘭、胡小婕、黃玲凌、賈偉麗、姜傳佳、姜 璐、姜曉剛、金 蓉、孔令昊、鄺雅文、李 昂、李 超、李傳海、李 浩、李 坤、李鳴霄、李 平、李 慶、李琬聰、李心硯、李秀穎、李英明、梁志梳、林景新、劉國宏、劉洪濤、劉麗紅、劉麗娜、劉 倩、劉素琴、劉曉途、劉艷娜、劉 寅、盧桂寧、盧耀斌、盧圓圓、羅麗娟、羅 盼、羅子仁、呂金金、呂偉光、毛 莉、牛牧童、牛茹軒、彭 超、彭劍飛、彭 悅、皮坤福、戚 豫、秦俊豪、曲 陽、任佳玉、任志華、宋冠群、孫瑞陽、孫玉苗、孫振麗、單永平、申芳霞、盛 南、石錫峰、石 巖、滕蒙瑩、滕 瑋、王傳洗、王丁一、王豐邦、王晶晶、王 玲、王芃蘆、王 坡、王 慶、王 瑋、王 玉、王 瑜、魏高亮、吳曉玲、伍天翔、武 艷、席 冠、肖 欣、解懷君、謝勇冰、謝月清、熊彩僑、修 偉、徐劍橋、徐曉龍、徐曉慶、徐彥森、徐燕意、胥欣欣、薛晉娟、閆 凌、楊麗華、楊 濤、楊曉溪、楊志超、姚林林、葉國建、陰 勇、余曉倩、原 珂、曾 暉、曾 文、鄒曉東、張 北、章大鵬、張夢辰、張 鵬、張思琪、趙時真、趙 雪、趙 陽、鄭曉波、鐘書軍、鐘文玨、周 健、周慧慧、朱 林、朱 琳
四、大會主辦單位
五邑大學
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
五、大會協辦單位
環境化學與環境毒理全國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廣州大學
深圳大學
汕頭大學
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化學分會
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
大灣區城市環境安全與綠色發展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生態環境部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綜合防治重點實驗室
珠江三角洲水質安全與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粵港澳污染物暴露與健康聯合實驗室
粵港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控及修復聯合實驗室
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揭陽分中心
廣東省環境污染控制與修復技術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環境催化與健康風險控制重點實驗室
ACS Publications
Environment & Health期刊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期刊
《環境化學》期刊
六、已經確定的分會場議題(會有部分調整與增加)
1. 計算毒理、機器學習與大數據分析
召集人:陳景文、莊樹林、張秀輝、陸達偉
2. 環境中的活性氧
召集人:周東美、袁松虎、褚馳恒、賈漢忠、方國東
3. 新污染物的環境行為與風險評估
召集人:張干、隋倩、王斌
4. 變價組分的環境化學行為及防控
召集人:郭華明、李芳柏、袁松虎、孫建強、陳春梅、曹文庚
5. 鹵代污染物降解轉化與生態效應
召集人:嚴俊、汪善全、Jianzhong He、鐘音、蔣建東
6. 環境暴露組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
召集人:王斌、莊樹林、李湉湉、方明亮、陳源琛
7. 環境合成生物學
召集人:廖春陽、趙斌、周寧一、張先恩
8. 樣品前處理與環境分析化學
召集人:歐陽鋼鋒、欒天罡、陰永光、郝春雁
9. 非靶標分析:前沿與交叉應用
召集人:阮挺、邱興華、蘇冠勇、韋斯
10. 環境質譜和成像
召集人:蔡宗葦、聶宗秀、潘遠江
11. 新污染物的篩查與識別
召集人:陳吉平、張海燕、劉潤增
12. 環境同位素技術
召集人:劉倩、陳玖斌、胡兆初、李偉、劉娟
13. 同步輻射技術與環境化學研究:前沿交叉與創新應用
召集人:王玉軍、姜政、趙甲亭、李偉
14. 環境分析儀器與設備研制
召集人:張慶華、方群、史建波、江桂斌
15. 大氣環境化學
召集人:陳建民、葛茂發、胡敏、王書肖
16. 碳中和與協同減排
召集人:孫軼斐、魯璽、楊瑞強
17. 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化學
召集人:李俊華、陳運法、張長斌、鄧積光
18. 生物氣溶膠檢測預警與防控
召集人:要茂盛、黃建平、陳建民、安太成
19. 氣溶膠與環境光學
召集人:杜林、黃汝錦、劉誠、黎永杰
20. 臭氧污染的物理化學機制與效應
召集人:馮兆忠、王體健、闞海東、薛麗坤
21. 大氣污染毒理和健康效應
召集人:闞海東、鄭玉新、桑楠、徐順清
22. 水污染控制與資源回收
召集人:俞漢青、黃霞、陳志強、韋朝海、周明華
23. 地下水污染與修復
召集人:王焰新、鄭春苗、吳吉春、郭華明、史建波
24. 水處理氧化還原技術
召集人:潘丙才、關小紅、展思輝、方晶云、邢明陽
25. 飲用水化學風險:新污染物和氣候變化雙重脅迫下的解決之道
召集人:陳超、楊欣、王瑋、楊敏
26. 水體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
召集人:馮玉杰、胡洪營、李保安、張建
27. 水和廢水膜分離處理技術
召集人:王志偉、梁恒、胡承志、陳榮
28. 低碳水處理與回用技術
召集人:邢德峰、張亞雷、趙和平
29. AI for Water Systems
召集人:陳威、Pedro J. J. Alvarez、Paul Westerhoff、張彤
30. 生物炭環境化學與綠色工程實踐
召集人:陳寶梁、曹心德、侯德義、王海龍
31. 土壤環境納米技術
召集人:林道輝、張禮知、Daniel C. W. Tsang、徐江
32. 新污染物污染控制與治理
召集人:孫紅文、趙峰、劉文、龔正君、湯強
33. 污染場地風險管控與修復
召集人:陳夢舫、鄭春苗、王文科、周友亞、侯德義
34. 礦山環境污染與修復
召集人:黨志、周建偉、張寶剛、劉云
35. 化工場地污染與修復
召集人:焦文濤、付融冰、馮世進、李書鵬
36. 土壤環境化學
召集人:李芳柏、仇榮亮、高彥征、袁憲正
37. 全球氣候變化與土壤健康
召集人:郭紅巖、趙方杰、朱春梧
38.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
召集人:林璋、戴曉虎、陳冠益、楊家寬、孫軼斐、何品晶、薛生國
39. 新能源固廢高效低碳處理
召集人:曹宏斌、許振明、羅旭彪
40. 生態毒理學
召集人:祝凌燕、尹大強、周炳升、戴家銀
41. 環境納米毒理學
召集人:宋楊、周群芳、李靈香玉、閆兵
42. 環境污染與人體常見疾病
召集人:劉思金、蔣義國、李英明、張書平
43. 大食物觀與環境健康
召集人:匡華、徐麗廣、李敬光
44. 環境表觀遺傳及相關組學
召集人:汪海林、蔣義國、賴瑋毅
45. 自由基化學與環境健康
召集人:劉國瑞、朱本占、陸克定、鄧積光
46. 金屬組學與健康
召集人:胡立剛、孫紅哲、徐明、李玉鋒
47. 高通量毒理學與效應導向分析
召集人:曲廣波、史薇、張效偉、江桂斌
48. 漁業環境與生態健康
召集人:吳立冬、夏斌、孟順龍、張黎、穆希巖
49. 復合污染分析與健康危害解析
召集人:郭良宏、林思劼、史薇
50. 環境與健康論壇:E&H-JES-環境化學聯合分會
召集人:X. Chris Le、鄭明輝
51. 消毒副產物與健康
召集人:張相如、屈衛東、鄭唯韡、潘旸
52. 環境污染物與內分泌相關疾病
召集人:湯乃軍、屈衛東、夏彥愷、李英明
53. 環境風險評估與模式生物
召集人:周炳升、顧愛華、王大勇、吉貴祥、秦占芬、韓建
54. 農藥環境安全與健康風險
召集人:張全、王鵬、吳祥為
55. 大灣區環境與健康論壇
召集人:楊鑄、伍建林、胡娣、黎永杰
56. 環境放射化學
召集人:王祥科、王殳凹、馬利建、王寧
57. 環境暴露組學
召集人:陳達、吳永寧、劉嘉穎、柳鑫、傅建捷
58. 國防與公共安全:前沿與交叉
召集人:謝劍煒、高志賢、郭磊、王紅梅
59. 環境微納塑料的行為與效應
召集人:曾永平、季榮、汪磊、徐向榮
60. 有機碳的環境行為和效應
召集人:朱東強、傅平青、馮曉娟、孫可
61. 鐵環境化學
召集人:張禮知、李芳柏、關小紅
62. 環境汞污染
召集人:馮新斌、王書肖、陳玖斌、史建波、張彤、陰永光、鐘寰
63. 砷銻環境污染與控制
召集人:何孟常、王玉軍、唐先進、李雁賓
64.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召集人:鄭明輝、戴家銀、谷成、韋艷宏
65.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環境與生態系統過程與風險
召集人:麥碧嫻、曾力希、羅孝俊、孫毓鑫
66. 環境抗生素與抗性基因
召集人:應光國、羅義、李炳、蘇建強
67. 環境污染物在植物中的行為與效應
召集人:劉稷燕、祝凌燕、應光國
68.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界面行為及風險防控
召集人:朱利中、張彤、李向東、吳永寧
69. 液滴與微界面化學
召集人:陳博磊、張立武、張新星、楊雪晶
70. 高山和極地環境化學
召集人:叢志遠、張慶華、傅建捷、郭婉茜、布多、龔平、葉春翔
71. 環境光催化
召集人:朱永法、陳春城、井立強、展思輝
72. 環境電化學
召集人:賈金平、馮玉杰、劉鴻、趙峰
73. 環境材料與催化
召集人:郝鄭平、張登松、董帆、鄧積光
74. 環境納米技術
召集人:全燮、林璋、潘丙才、郭良宏
75. 納米農業與環境
召集人:王震宇、邢寶山、馬傳鑫
76. 海洋戰略資源綠色智能開發
召集人:唐波、季明、孫旭平
77. 海洋環境化學
召集人:陳保衛、陰永光、李雁賓
78. 海洋環境與生態安全
召集人:張黎、姚子偉、譚巧國、吳仁人
79. 環境國際履約及全球治理
召集人:王亞韡、鄭明輝、劉建國、彭政
80. 北部灣區域化學品環境管理
召集人:孫陽昭、孫軼斐、張麗
81. 海洋碳匯與環境管理
召集人:宋獻中、楊宇峰、沈洪濤
82. 城市環境安全與應急
召集人:黃煥忠、張偉偉、李長平、陳貴
83. 青年學者專場
召集人:王亞韡、陸達偉、陳博磊、劉春生
84. EES專場:AI賦能環境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召集人:閆兵、梁勇、劉國瑞、陳仁杰、朱浩、章濤
85. ACS專場:可持續發展與環境健康
召集人:王鵬、劉倩、宋茂勇
86. 環境化學交叉研究
召集人:宋茂勇、韋斯、方明亮、韋艷宏
87. 新能源與環境安全
召集人:李金惠、程金平、苑春剛、楊學志
88. 環境分析測試平臺建設與管理
召集人:李景虹、欒天罡、吳惠勤、吳丁財、霍延平
89. 環境微生物
召集人:張彤、欒天罡、周順桂、許玫英、李炳、陳姍姍
90. 污染場地多介質環境過程與界面反應化學
召集人:付融冰、焦文濤、張文輝、袁松虎、周友亞
91. 綠色建筑與可持續發展
召集人:楊仕超、喻連香、楊天舉
92. 能源與環境化學
召集人:彭章泉、汪達、何鑫、劉爭
93. 藥食健康與環境分析
召集人:陳國棟、高昊
94. 環境應急裝備與綠色制造技術
召集人:李會軍、李辛沫、江勵
95. RSC專場:環境科學前沿創新-水處理、納米材料與可持續發展
召集人:Peter Vikesland
96. 研究生專場
召集人:劉文彬、張夢辰、原珂
七、重要信息
1.會議時間與地點
時間:2025年11月28日-12月2日,11月28日全天報到
地點:廣東省江門市,五邑大學
2.摘要提交
摘要模板可在大會網站(https://www.ncec2025.com)下載,摘要應包括題目、作者姓名、單位、通訊作者郵箱、關鍵詞(3~5個)以及摘要正文,可附5篇以內的參考文獻。本次會議采用在線投稿系統,請在截止日期前上傳大會網站。
投稿開放日期:2025年7月4日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8月31日
3.學生獎勵
會議設立優秀研究生報告獎、優秀墻報獎等。















我要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