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鴻浩杰科建筑儀器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44發布時間:2025-2-4
壓力試驗機的發展愈新換代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20世紀50年代之前是手動試驗機時代,各種壓力試驗機大都采用手工控制加荷速度的手動試驗機而到了60~80年代則成了電子壓力試驗機階段,主要采用力值傳感器,數碼管顯示力值,加荷速度的控制主要還靠手工操作。
壓力試驗機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油壓脈動(送油閥的回油管,回油出現斷斷續續,負荷示值檢定時標準測力機指針抖動)油泵內有空氣。油液粘度太小(過稀)。送油閥節流針間隙過大。油泵內有臟物。出油閥座不吻合,鋼球及球座有劃痕毛刺。排除空氣。替換適當的油液。減少節流針間隙。清洗油泵。愈換或復修相應零件。
2、試件破型時爆裂聲太大油缸間隙過大。活塞上升過高。加墊塊減少工作活塞上升高度。
3、油壓打不到負荷送油閥油塞與其套太緊或有臟物。送油閥彈簧彈力太小。有大漏油處。送油閥活塞前端漏油。油管接頭漏油。工作活塞間隙太大。回油閥針閥囗不吻合。清洗或研磨相應零件。在彈簧端面加墊圈或愈換彈簧。漏油。擰緊螺套。替換墊圈后擰緊。略加大油粘度或愈換活塞。把回油閥加以研合。
4、開動油泵,工作后指針來回擺動。測力活塞下端與頂塊位置未對準。糾正位置。
5、水泥試件受壓后成單面破壞(1)球座吻合不良(2)對研球座。
6、壓力試驗機油泵不出油油泵內有空氣濾油器阻塞出油閥座不吻合,鋼球及球座有劃痕毛刺。打開油泵高壓出油管接頭進行排氣。清洗,排出油泵內空氣。替換或修理相應零件。
7、油泵輸油不穩定(指針可見停滯往復抖動)。油液粘度太小(過稀)或太臟;油路內有空氣。送油閥活塞與其襯套間有臟物或已拉毛。有漏油處。替換適宜粘度的清潔油。排除油路內空氣,使活塞上升一段距離后,打開回油塞即可。清洗、研磨已拉毛零件。找出漏油處給予排除。
8、卸荷后指針不回零、齒條卡死。擺桿回落太快使齒條從滾輪中跳出。整調彈簧片。重新嚙合齒條。旋轉齒條調零。
9、擺在試件破壞后回落太快造成沖擊。油粘度太小(過稀)。緩沖閥錐面與閥囗間隙太大。愈換粘度適宜的油液。重新調整間隙或修正緩沖閥及螺母螺紋。
10、示值誤差超差測力油缸與測力活塞摩擦力過大,有污染、銹蝕拉毛,產生負值。工作油缸與工作活塞摩擦力過大,有污染、銹蝕拉毛,產生正值。清洗、除銹、研磨。
11、自動控制時無打印輸出無打印紙裝上打印紙。
12、度盤示值不穩定,在多次試壓中誤差方向多變(1)立柱上下之螺母未擰緊。(2)球座吻合不良。擰緊之對研球座。
13、擺回落太慢油液粘度太大。緩沖閥錐面與閥囗間隙太小。替換適當的油液。重新調整間隙。
14、加載自動控制裝置出現故障通知廠家派人員修理。
用過壓力試驗機的操作人員都知道,試驗機在進行工作之前應該經過相關的調試工作,然后才可以進行操作,前期的調試主要就是對機器的相關使用情況做一下匯總,如把上次的試驗刻度清零,檢查工作臺上是否殘留上次沒有及時處理掉的試樣等,這些都是影響我們試驗的相關因素。
壓力試驗機主要(以實際報告為主)體、液壓系統、電氣系統和測力單元四部分組成。
1、機體:由四根立柱將缸體與上梁連接在一起,在上橫梁上裝有調節絲杠,大手輪及螺母絲桿可調整空載高度,絲桿下端裝有球座與上壓板。下壓板置與油缸的活塞上,當試件與上壓板接觸時,上壓板球座能自調正平衡、使試件與上下壓板保持水平。下壓板上刻有試件定位用的刻線,做試驗時試件要對準刻線,下壓板下面設有防塵罩殼,防止或減少活塞升降時粉塵進入油缸,損壞缸體或油封。活塞與油缸間設有密封裝置,可以外泄,但使用時活塞仍有微量油外泄時,在缸體前端有環型油槽,并有泄油通道排出,流回大油箱。
2、測力單元:主要包括測控系統、打印機和壓力傳感器等。
3、電氣系統:由電動機、啟動按鈕、停止按鈕、交流接觸器、熔斷器等組成。
4、液壓系統:操縱箱主要有油箱、油泵、濾油器、電動機、速度閥、回油閥等組成,油泵為直轉式軸向五柱泵,實驗機在加荷時,應手動控制加載速度閥使活塞上升速度受到快慢控制,卸荷時,可轉動回油閥,油缸會慢慢下降。在出廠時已將控制閥調至適當位置,在正常使用時用戶不可對其進行調整。
壓力試驗機也稱壓力試驗機,拉力機是用來對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進行拉伸、壓縮、彎曲、剪切、剝離等力學性能試驗用的機械加力的試驗機,其使用行業范圍遍布:橡膠、輪胎、塑料、電線電纜、制鞋、皮革、紡織、包裝、建材、石化等行業,為材料制造、物性試驗、教學研討、質量控制、進料檢驗、生產線的隨機檢驗等不可少的檢測設備,拉力機夾具作為儀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夾具,也是試驗能否順利進行及試驗結果準確度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
儀表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上傳附件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