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通過高精度水位傳感器(如雷達、壓力式傳感器),實時捕捉水位細微變化,數據采樣頻率可達每秒1次,并通過4G/北斗衛星傳輸至監控中心。當水位接近警戒值時,系統自動觸發多級預警,通過短信、聲光報警等方式推送信息,為應急決策爭取時間。例如2024年長江某水庫汛期,系統提前3小時發出超警預警,助力管理人員及時開閘泄洪,避免了下游村莊受淹。此外,系統還能結合雨量、流量數據,構建洪水演進模型,預測未來24小時水位趨勢,使防洪響應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御"。
在水資源管理中,系統通過長期監測水位變化,為水庫調度提供科學依據。農業灌溉期,根據水位數據動態調整放水量,避免“大水漫灌";枯水期則通過水位預測制定蓄水計劃,保障城市供水。某灌區應用該系統后,水資源利用率提升25%,年節水相當于20萬居民的年用水量。同時,系統還能監測大壩滲流量、位移等參數,評估壩體結構安全,為維護檢修提供數據支撐,延長大壩使用壽命。
針對中小型水庫數量多、地處偏遠、管理薄弱的問題,系統采用太陽能供電+低功耗設計,可在無電網、無信號區域穩定運行,實現“無人值守、遠程監控"。云南某山區水庫群安裝監測系統后,管理人員通過手機APP即可查看實時水位,數據完整率從原來的60%提升至98%,改變了“人工巡庫每月一次、數據滯后"的困境。目前,全國已有超3萬座中小型水庫部署該系統,推動水利監管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型。
大壩水位監測系統以科技賦能水利管理,不僅是防洪減災的“千里眼",更是水資源優化配置的“智慧腦"。隨著人工智能與數字孿生技術的融合,未來系統將實現水位預測、風險評估、調度決策的全流程智能化,為守護江河安瀾與水生態安全提供更堅實的技術保障。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