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雷達水位計是集雷達探測、數據處理、供電通信功能于一體的非接觸式水位測量設備,依托高頻電磁波測距原理實現高精度水位監測。其核心工作模式為:通過天線發射高頻電磁波至水面,電磁波經水面反射后被接收,系統根據電磁波傳播時間與速度計算設備至水面的距離,結合安裝高度換算為實際水位值。
該設備采用高頻毫米波雷達技術,波長更短、能量集中性更強,配合窄天線角度設計,可有效減少水汽、粉塵、水面波動等環境因素的干擾。例如,60GHz高頻毫米波雷達波長僅約5mm,配合±8°的天線角度,能在復雜環境下實現0.2-10m量程內±3mm的測量精度,最大量程可拓展至12m。
一體化雷達水位計的操作步驟:
一、安裝前準備
檢查設備:
確認雷達水位計型號、量程、電源電壓等參數符合現場需求。
檢查設備外觀是否完好,天線面是否清潔無破損。
選擇安裝位置:
安裝位置應正對水面,確保雷達波束范圍內無遮擋(如樹枝、橋梁、浮物、湍流、泡沫等)。
避免安裝在進水口、出水口、水流湍急或有大量泡沫的區域。
安裝高度應高于最高水位至少0.3~0.5米,確保測量范圍覆蓋實際水位變化。
建議安裝在靜水井、測井或安裝支架上,減少水面波動影響。
二、設備安裝
固定設備:
使用配套支架或法蘭將水位計水平、牢固地安裝在預定位置。
確保雷達天線垂直向下對準水面,避免傾斜。
接線連接:
按照接線圖正確連接電源線(通常為DC 12~24V或AC 220V)。
連接信號輸出線(如4-20mA、RS485 Modbus、LoRa、4G等)至數據采集終端或監控系統。
確保接線牢固,做好防水、防潮處理(如使用防水接頭)。
三、上電與基本設置
上電啟動:
接通電源,設備進入自檢和啟動狀態,指示燈正常閃爍。
查看初始讀數:
觀察設備自帶顯示屏(如有)或通過上位機軟件讀取當前水位/距離值。
參數設置(可通過按鍵、紅外遙控或軟件配置):
量程設置:設定測量范圍(如0~5m)。
盲區設置:設定雷達無法測量的最近距離(通常為0.1~0.3m)。
單位設置:選擇水位單位(m、cm、mm等)。
輸出設置:配置模擬量(4-20mA)對應水位范圍,或設置通信協議(如Modbus地址、波特率)。
阻尼/濾波設置:根據水面波動情況設置阻尼時間,穩定輸出。
零點/滿點校準:
空罐標定(Dry Calibration):在無水或已知空高時,設置當前距離為“滿量程”或“零水位”。
實際水位校準:在已知準確水位時(如通過尺子測量),將設備讀數校準為實際值。
四、運行與監控
觀察運行狀態:
檢查指示燈是否正常(電源、運行、報警等)。
確認輸出信號穩定,數據連續。
數據讀?。?/div>
通過本地顯示屏、數據采集器、SCADA系統或云平臺實時查看水位數據。
報警設置(如支持):
設置高低水位報警閾值,當水位超限s觸發聲光或遠程報警。
五、維護與注意事項
定期檢查:
檢查設備固定是否松動,接線是否完好。
清潔雷達天線面,避免灰塵、蜘蛛網、冰霜等附著影響測量。
避免干擾:
遠離強電磁干擾源。
避免多個雷達水位計近距離平行安裝,防止信號串擾。
防雷保護:
在雷電多發區,應做好電源和信號線的防雷接地。
斷電維護:
進行任何維護或調整前,務必先斷開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