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濟南明曉工業技術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如何檢查旋轉蒸發儀的加熱系統是否正常?
檢查旋轉蒸發儀加熱系統是否正常,核心是驗證 “控溫準確性"“加熱功能有效性" 和 “安全保護機制完整性" ,需分 “空載檢查" 和 “帶載驗證" 兩步,結合直觀觀察與工具測量,確保無加熱失效、超溫或干燒風險。
一、基礎檢查:先排除 “硬件隱患"(開機前必做)
在通電加熱前,先通過肉眼和簡單操作排查硬件是否完好,避免通電后引發故障。
1. 加熱介質與槽體檢查
① 必須先添加足量加熱介質(水或導熱油),液面需全部沒過加熱管(至少高于加熱管 2cm),嚴禁干燒(干燒會觸發保護,也可能燒毀加熱管)。
② 觀察加熱槽內膽(多為不銹鋼)是否有變形、腐蝕或水垢堆積:水垢過厚會影響導熱效率,需用檸檬酸溶液浸泡清洗;腐蝕或變形可能導致加熱管接觸不良,需更換槽體。
2. 線路與接口檢查
① 檢查加熱系統的電源線、插頭是否有破損、裸露,加熱管接線端子(打開設備側蓋可見)是否松動、氧化:松動會導致加熱不穩定,氧化需用砂紙打磨后重新擰緊。
3. 安全保護裝置外觀檢查
① 確認 “干燒保護開關"(部分儀器為手動復位按鈕,在加熱槽側面)處于正常狀態:若之前因干燒觸發過保護,需先按下復位按鈕(彈出狀態為未觸發,按下為復位),否則加熱系統會鎖死不工作。
二、空載測試:驗證 “加熱與控溫功能"(無樣品時操作)
通電后不裝蒸發瓶,單獨測試加熱系統的核心性能,避免樣品干擾。
1. 加熱功能有效性驗證
通電開機,將溫控器設定為中等溫度(如 50℃,低于溶劑沸點,避免危險) ,觀察:
① 加熱指示燈(通常為紅色)是否正常亮起:亮起說明加熱管正在工作,若不亮,可能是加熱管燒毀、溫控器故障或干燒保護未復位。
② 加熱槽內介質是否有輕微對流或溫度上升跡象(用手觸摸槽體外側,1-2 分鐘后應有溫熱感):若無溫熱感,大概率是加熱管燒毀(需后續用萬用表確認)。
2. 控溫準確性驗證(關鍵步驟,需用溫度計)
加熱系統 “能升溫" 不代表 “控溫準",溫度偏差過大會影響實驗效果(如溶劑蒸發效率低或樣品分解),需用校準過的水銀溫度計或電子溫度計(精度≥0.1℃)驗證:
① 將溫度計放入加熱介質中,確保探頭全部浸沒(不接觸槽壁和加熱管,避免局部溫差)。
② 分別設定 3 個常用溫度點(如 30℃、60℃、90℃,覆蓋日常使用范圍),每個溫度點穩定 10 分鐘后,對比 “溫控器顯示溫度" 與 “溫度計實測溫度":
正常偏差應≤±1℃:若偏差超過 ±2℃,可能是溫控器的溫度傳感器(多為鉑電阻)老化或移位,需調整傳感器位置(貼近介質而非槽壁)或更換傳感器。
若溫度持續上升(超過設定值 5℃以上),說明溫控器失靈(無法切斷加熱),需立即斷電,更換溫控器(不可繼續使用,有超溫風險)。
3. 安全保護機制測試(避免事故的核心)
加熱系統的安全保護(干燒、超溫)必須有效,否則可能引發火災或設備損壞,需針對性測試:
① 干燒保護測試(僅針對有此功能的儀器):
先正常加水加熱至 30℃,再緩慢排空水(模擬干燒),觀察是否在 1-3 分鐘內觸發保護:加熱指示燈熄滅、設備發出報警聲(部分儀器會自動斷電),且重新加水后需按復位按鈕才能恢復加熱,說明保護有效。
若排空水后仍持續加熱,說明干燒保護失效,需更換保護開關(多為溫度繼電器)。
② 超溫保護測試:
將溫控器設定為 50℃,同時將 “超溫保護設定值"(部分儀器有獨立旋鈕,通常比目標溫度高 10-15℃)調至 55℃,觀察:當實測溫度達到 55℃時,是否立即停止加熱并報警,若不觸發,需維修超溫保護模塊。
三、帶載驗證:模擬 “實際使用場景"(確認適用性)
空載正常不代表帶樣品時穩定,需結合實際實驗條件(裝樣品、抽真空)驗證,避免因負載導致加熱效率下降。
① 裝樣后加熱速度驗證
安裝與日常實驗匹配的蒸發瓶(如 500mL),加入少量水(模擬樣品溶劑),抽真空至常規實驗的真空度(如 - 0.095MPa),設定目標溫度(如 60℃)。
記錄從室溫升至目標溫度的時間:正常情況下,500mL 水在 60℃設定下,15-20 分鐘內可達到穩定溫度;若耗時超過 30 分鐘,可能是加熱管功率不足(需核對儀器參數,是否與樣品量匹配)或真空度不佳(真空差會影響沸點,但也會間接降低加熱效率,需先排除真空問題)。
② 溫度穩定性驗證
達到目標溫度后,保持真空狀態 10-15 分鐘,用溫度計持續監測介質溫度:若溫度波動超過 ±1.5℃,可能是加熱管接觸不良(如部分加熱管損壞)或溫控器響應滯后,需檢查加熱管或更換溫控器。
四、常見問題排查:若加熱系統異常,按此定位
1. 加熱指示燈不亮,不升溫
可能原因:
① 干燒保護觸發
② 加熱管燒毀
③ 溫控器無輸出
快速排查方法:
① 檢查是否未加水,按下干燒復位按鈕
② 斷電后用萬用表測加熱管電阻(正常應為幾十歐,無窮大則燒毀)
③ 用萬用表測溫控器輸出端電壓(設定溫度后應有 220V 輸出,無則溫控器壞)
2. 升溫慢,控溫偏差大
可能原因:
① 加熱介質不足 / 水垢厚
② 溫度傳感器移位
③ 加熱管功率不足
快速排查方法:
① 補加介質,清洗水垢
② 調整傳感器位置,確保接觸介質
③ 核對儀器參數,確認功率匹配樣品量(如 5L 樣品需≥1500W 加熱管)
3. 溫度持續超溫,不報警
可能原因:
① 超溫保護設定過高
② 溫控器失靈
③ 加熱管短路
快速排查方法:
① 重新設定超溫保護(比目標溫度高 10℃)
② 更換溫控器
③ 斷電測加熱管電阻(接近 0 歐為短路,需更換)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