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攝像技巧 | 顯微攝像器可以向人們揭示微觀世界的奧秘,如小昆蟲的生活、細菌的繁殖、病毒的活動、神經纖維組織、分子晶體構造和金屬表面腐蝕等等。攝像機在拍攝微觀景物時,必須借助顯微鏡,這種攝像技法就稱為顯微攝像。顯微攝像常用于科教片和科學研究。 1 拍攝方法 操作顯微鏡本身的對焦旋鈕,對準焦點,使成像清晰,然后調整攝像機,在監視器上看到圖像清晰、色彩逼真,便可錄像。 下面簡述顯微攝像中影響圖像質量的因素以及解決的方法。 1.1 物鏡放大倍數與圖像質量的關系 物鏡放大倍數越大,焦點深度越淺,圖像整體清晰度越差。因此物鏡放大倍數的選擇,要根據實物的放大使用范圍來選擇。 1.2 目鏡放大倍數與圖像質量的關系 目鏡的放大倍數為多少,才能提高分辨力,才能提高圖像的質量呢?、的目鏡放大倍數X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X=1 000×物鏡的鏡口率(物鏡鏡頭上注明NA)/ 物鏡放大倍數 例如:物鏡的鏡口率NA為0.65,物鏡放大倍數為43,則 目鏡放大倍數X=1 000×0.65/43≈15(倍) (1) 根據以上公式,選擇適合的目鏡放大倍數。 1.3 顯微鏡集光器與圖像質量的關系 顯微鏡集光器的作用是收集從光源射來的光線,并聚集成光束,以增強照明光度,調節光圈,改變光線的強弱,就能使物像清晰。物鏡的分辨力受集光器鏡口率的影響。 物鏡的有效鏡口率=(物鏡鏡口率+集光器鏡口率)/2 例如:鏡口率為1.2的物鏡,可與鏡口率為0.5的集光器配合使用,則 物鏡有效鏡口率=(1.2+0.5)/2=0.85 (2) 物鏡的有效鏡口率就降低為0.85。因此,在使用集光器時應注意集光器的鏡口率應該與物鏡的鏡口率一致。 1.4 顯微攝像接頭與圖像質量的關系 顯微攝像器與顯微鏡之間的距離d與傾角a的關系對圖像質量有影響。由于d與a是可變的,當d大時,外來散射光射入,影響被攝圖像清晰度;當a大時,光軸偏離,監視器屏幕上出現暗角。因此,距離d與傾角a越小越好。 2 顯微攝像技巧 掌握了影響圖像的技術因素,可運用顯微攝像技巧拍出生動的畫面。其技巧可從如下方面掌握。 2.1 顯微視野的變化 物體光像通過顯微鏡、攝像器,其物像顯示在監視器屏幕上,物像的視野與拍攝視野是一致的。通過上下、左右、前后慢慢地移動物體,可使圖像產生變化、視野變化的效果,通常要使被攝物像盡收眼底。 2.2 巧用顯微鏡物鏡 物鏡的倍數愈大,焦點深度愈淺,屏幕圖像的整體清晰度就愈差。但局部清晰卻不同。因此,可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物鏡的放大倍數。要看清物體全貌,可選擇放大倍數小一些,焦點深度深一些的物鏡;如需看清物體的局部,可選擇放大倍數大一些的、焦點深度淺一些的物鏡。 2.3 顯微鏡焦距的改變 改變顯微鏡的焦距,畫面在監視器的屏幕上可產生模糊或清晰的效果,反復變化兩次就可以引起觀眾的注意,因此,可根據要求充分利用這一效果。 3 顯微攝像中需注意的問題 1)圖像放大率M的計算 M=M0.Me.Mv/10 式中 M0—顯微鏡物鏡放大倍數 Me—顯微鏡目鏡放大倍數 Mv—電視系統的放大倍數 根據以上公式,當M0=40,Me=10,用17英寸監視器和2/3英寸攝像管時,則 M=40×10×46/10=1 840(倍) 實際放大倍數還與攝像機和監視器掃描調整有關,加上顯微鏡的誤差,該方程值只是理論值,與實際誤差約為±10%。 表1示出顯微電視放大率。 顯微電視系統的圖象放大率 | 電視監視器屏幕大小 | Mv | | | 1英寸攝像管 | 2/3英寸攝像管 | | 5英寸 | 9.4 | 13.5 | | 12英寸 | 22 | 32 | | 17英寸 | 32 | 46 | | 19英寸 | 35 | 50 | | 2)開機前集光器光圈應開到最小,防止燒壞攝像管靶面。 3)在攝像機與顯微鏡之間距離d的調節時,要防止顯微鏡目鏡碰碎MVA的鏡片。 此外,在拍攝時要特別注意防震,因為顯微鏡具有很高的放大倍數,即使是輕微的震動,拍出的畫面也會產生嚴重的晃動,甚至造成影像一片模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