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譜柱的柱效(即分離效率,常用理論塔板數 N 表示)是衡量色譜柱分離能力的核心指標,其高低受色譜柱本身屬性、操作條件、樣品性質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幾類:
一、色譜柱本身的固有屬性(核心決定因素)
1. 固定相特性
① 顆粒大小:固定相顆粒越細(如 HPLC 柱從 5μm 降至 3μm、1.7μm),比表面積越大,樣品與固定相接觸越充分,柱效越高(理論塔板數與顆粒直徑平方成反比)。但顆粒過細會增加柱壓,需儀器支持更高耐壓。
② 顆粒形狀與均勻性:球形顆粒比不規則顆粒的柱效更高(流動相分布更均勻,峰展寬小);顆粒尺寸分布越窄,柱效越穩定。
③ 孔徑與比表面積:孔徑需與樣品分子大小匹配(如分析大分子需大孔徑固定相),否則會因擴散受限降低柱效;比表面積越大(單位質量固定相的表面積),保留能力越強,柱效潛力越高。
2. 柱長與內徑
① 柱長: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柱長越長,理論塔板數越高(N 與柱長成正比),分離效果更好(如 250mm 柱比 150mm 柱效高)。但柱長增加會延長分析時間,且柱壓升高。
② 內徑:內徑越小(如 HPLC 柱從 4.6mm 降至 2.1mm),流動相橫向擴散距離短,峰展寬小,柱效更高。但內徑過細會限制樣品進樣量,對儀器精度要求更高。
3. 柱床結構
① 固定相填充的均勻性直接影響柱效:填充不均勻會導致流動相流速分布差異,引起峰展寬;柱床塌陷(如壓力驟變導致)會顯著降低柱效,甚至出現峰分裂。
二、操作條件的影響(可通過實驗優化)
1. 流動相流速
① 存在 “最佳流速”:根據范第姆特方程(Van Deemter equation),流速過低時,樣品分子在固定相內擴散嚴重(縱向擴散項大),柱效低;流速過高時,流動相傳質阻力增大(樣品來不及與固定相充分作用),柱效也會下降。
② 不同色譜類型的最佳流速不同:HPLC 常用流速 0.8-1.5mL/min,GC 毛細管柱常用載氣流速 1-3mL/min(氮氣)。
2. 流動相性質
① 粘度:粘度高的流動相(如純水比甲醇粘度高)會增加傳質阻力,降低柱效,且柱壓升高。實際分析中可通過混合溶劑(如甲醇 - 水)調節粘度。
② 極性與組成:反相 HPLC 中,流動相有機溶劑比例(如乙腈含量)會影響樣品保留時間,間接影響峰寬(保留過強可能導致峰展寬);梯度洗脫時,流速變化需平穩,否則易引起基線波動和柱效下降。
3. 柱溫
① 溫度升高可降低流動相粘度、加快樣品在固定相中的擴散速率,減少傳質阻力,提高柱效(尤其對 GC 和離子色譜影響顯著)。但溫度過高可能導致固定相流失(如 GC 固定相熱穩定性不足)或樣品保留時間過短(分離度下降)。
② 需根據固定相耐溫范圍和樣品穩定性設定柱溫(如 HPLC 柱溫通常 30-40℃,GC 柱溫可高達 300℃以上)。
三、樣品與進樣條件的影響
1. 樣品性質
① 樣品在流動相中的溶解度:溶解度低會導致樣品在柱頭沉淀,污染色譜柱,降低柱效。
② 樣品與固定相的相互作用:若樣品與固定相存在強吸附(如堿性化合物在未封端的硅膠柱上),會導致峰拖尾,柱效下降(表現為理論塔板數降低)。
2. 進樣量與進樣方式
① 進樣量過大:超過色譜柱的負載能力(固定相能保留的樣品量),會導致峰展寬、拖尾,柱效顯著下降(尤其對制備型色譜柱影響更大)。
② 進樣體積與速度:進樣體積過大(如超過柱體積的 1%)或進樣速度過快,會引入 “死體積”,導致峰展寬;手動進樣時,進樣閥切換速度不一致也會影響柱效穩定性。
3. 樣品預處理
① 樣品未過濾(含顆粒物)會堵塞色譜柱篩板,導致柱壓升高、流動相分布不均,柱效下降;
② 樣品中含強保留雜質(如色素、蛋白質)會污染固定相,使其活性位點被占據,保留能力下降,柱效逐漸降低。
四、儀器系統的影響
1. 死體積
① 色譜系統中除色譜柱外的管路、接頭、進樣器、檢測器流通池等部件的 “死體積”(流動相不與固定相作用的空間)過大會導致峰展寬,降低柱效。因此,儀器需采用細內徑管路、低死體積接頭(如 UPLC 系統),減少額外峰展寬。
2. 輸液泵穩定性
① 輸液泵流速波動會導致流動相洗脫能力不穩定,引起保留時間漂移和峰形畸變,間接影響柱效測定的準確性。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024464426
加盟熱線: 15024464426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