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雙碳戰略下,校園綠色轉型迫在眉睫
2020年9月22日,中國在第75屆大會上鄭重宣布“雙碳”目標——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承諾不僅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大國擔當,更為各行業綠色發展劃定了明確方向。此后,國家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雙碳工作,2021年10月印發的文件,更是將雙碳目標上升為國家戰略,明確其為“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教育領域作為人才培養與社會示范的重要陣地,自然成為雙碳戰略落地的關鍵環節。

2022年10月,發布《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教發〔2022〕2 號),明確要求將綠色低碳發展融入校園建設,提出“完善校園能源管理工作體系”“建立校園能耗監測體系”“鼓勵采用節能減排新技術產品開展節能改造” 等具體任務,為校園雙碳實踐提供了政策指引。

與此同時,隨著高校建設規模擴大、師生人數增長,校園能耗持續攀升,用電、用水、供暖等領域的能源浪費問題逐漸凸顯。作為社會用能重要單元,高校不僅需承擔節能減排的社會責任,更應發揮教育示范作用 —— 通過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低碳校園,將綠色理念融入教學、科研與管理,進而帶動城市綠色轉型,為國家雙碳目標實現注入 “校園力量”。
二、低碳校園建設:五大核心要點
(一)構建智慧能源管理體系,打破信息孤島
低碳校園建設的核心在于“可視化、精細化”的能源管理。通過數字化平臺整合電力、水耗、空調、照明等子系統數據,可實現能源全鏈路監控與分析。以安科瑞 AcrelEMS-EDU 高校能效管理平臺為例,其不僅支持綜合能耗統計、公共區域用能管控、宿舍電控計費等基礎功能,還能自動完成碳排放折算與多維度趨勢分析,為校園能源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二)優化用能結構,推進設備節能改造
節能技術落地:推廣智能照明(如人體感應開關)、空調策略管控(如分時調溫、無人斷電)、光伏發電等技術,從源頭減少“長明燈”“過度制冷”等無效能耗;
關鍵設備升級:對變電站、配電房等核心設施進行自動化改造,提升設備能效與運行安全性,降低運維過程中的能源損耗。
(三)完善管理制度,實現目標量化
建立能源審計機制:定期通過數據排查用能漏洞,優化管理流程(如調整實驗室設備運行時間、規范公共區域用能標準);
實施定額管理:為各院系、樓棟設定用能指標,通過“總量控制+超額預警”實現精細化管控,激發師生節能意識。
(四)融入低碳教育與科研,培育綠色人才
課程體系滲透:將綠色低碳知識納入通識課程、專業教學,開設“低碳校園實踐”“能源管理技術”等特色課程,培養學生低碳思維;
推動產學研結合:鼓勵高校圍繞節能技術、碳核算方法等開展科研,與企業合作研發校園適用的低碳產品,實現“科研-實踐-推廣”閉環。
(五)依托政策與示范,帶動行業轉型
以《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等政策為指導,積極申報零碳校園示范項目,通過典型案例輸出可復制的經驗,帶動更多學校參與綠色轉型。
三、安科瑞AcrelEMS-EDU平臺:低碳校園的“智慧引擎”

安科瑞 AcrelEMS-EDU 高校能效管理平臺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覆蓋能源管理全流程,為校園雙碳實踐提供數據支撐,其核心功能可概括為五大模塊:
(一)能源全鏈路管理:構建“源-網-荷-儲-充”一體化體系
平臺打通校園能源“生產-傳輸-分配-消費”全流程,實時采集電、水、氣等能源數據,通過電力監控、能耗監測、智能控制等模塊,實現能源動態調配。例如,可結合光伏發電出力情況,優先調度綠色能源供給公共區域用電,剩余電量存入儲能設備,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從平臺界面可見,管理者可直觀查看校園“日/月/年”總能耗、各建筑用能排名(如綜合樓、實驗樓、宿舍)、分項用能占比(照明、空調、插座用電占比),甚至能準確掌握“人均電耗”“單位面積水耗”等細節數據,為能耗優化提供準確方向。

(二)用能精細化管控:從“樓棟級”到“房間級”
平臺支持以“房間”為單位進行水電用量統計,針對教室、宿舍、實驗室等不同場景制定差異化管理策略:
分時定價與遠程控制:宿舍區域實行預付費管理(支持現金、微信、支付寶支付),教室則結合課表自動開關照明與空調,避免課后設備空轉;
高能耗設備識別:通過動態趨勢分析定位“能耗異常設備”(如老化空調、高功率實驗儀器),輔助制定替換或改造計劃,減少無效能耗。

(三)新能源整合:助力校園能源結構升級
平臺支持光伏發電站、充電樁等新能源設施接入,提供“光伏綜合看板”功能——實時監控電站裝機容量、當前發電功率、總發電量,以及逆變器運行狀態,實現新能源統一調度。同時,公共區域用能采用“智能控制+新能源優先”策略,例如白天優先使用光伏電力供應照明,夜間則自動切換至電網供電,進一步降低化石能源依賴。

(四)碳排放動態監測:讓減排“有數據、有目標”
平臺集成碳排放計算模塊,可根據能耗數據實時折算校園總碳排放量,并通過可視化圖表展示“日/周/月”碳排放變化趨勢。管理者可快速定位高耗能部門(如理學院、機械學院)、高耗能建筑(如實驗室、體育館),結合碳效排名制定針對性減排目標,推動校園碳排放量穩步下降。

(五)運維智能化升級:降本增效保安全
平臺融合電氣火災監控、設備運維管理等功能,通過剩余電流監測、設備狀態預警等技術,提前發現安全隱患(如線路老化、設備故障),并自動生成巡檢任務與維修工單。例如,當某棟宿舍配電房出現電流異常時,平臺可實時推送報警信息,調度運維人員及時處理,既降低安全風險,又減少因故障導致的能源損耗與運維成本。

四、總結:以智慧能源管理,繪就校園低碳藍圖
在雙碳戰略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校園作為“綠色理念傳播者”,其轉型意義重大。安科瑞AcrelEMS-EDU高校能效管理平臺通過“全鏈路監控、精細化管控、新能源整合、碳動態監測”,為校園節能降耗提供了可落地、可量化的解決方案——不僅讓“節能看得見、降耗算得清”,更能推動綠色理念融入校園日常,培育具備低碳意識的新一代人才。
未來,隨著技術不斷升級與政策持續賦能,低碳校園建設將邁向更高水平。我們期待更多高校借助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實現“能源有效利用、碳排放穩步下降、綠色理念深入人心”的目標,為國家雙碳戰略落地貢獻更多“校園力量”。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024464426
加盟熱線: 15024464426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