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們便不斷探索對流體的測量,并將其應用于生產和生活。早在缺乏精密儀器的時代,人們便已發展出多種量化水流的方法。例如,在古羅馬的水道系統中,工程師通過設置校準堰板(calibrated weirs),對輸水渠道中的流量進行測量,從而實現了對城市供水系統的科學分配與有效管理。


隨著文明與科技的發展,對流體的測量方法從最初的簡單觀察,逐步演變為系統化、精確化的科學技術。如今,流體測量已廣泛應用于社會運行的各個領域,與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科學研究緊密相關,對提升企業生產效率、改善產品質量、推動相關科學技術進步,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現代流量測量技術中,超聲波流量傳感器作為一類融合聲學、電子與數字處理等多學科技術的傳感設備,憑借其非接觸、高精度和強適應性的特點,已成為工業檢測與科學研究中的關鍵工具。那么,超聲波流量傳感器究竟是什么呢?
什么是超聲波流量傳感器?
-定義
超聲波流量傳感器是一種基于聲波在流體中傳播特性進行流量測量的高精度儀器。它集成了聲學原理、電子技術、單片機系統與傳感器設計,可廣泛適用于多種液體和氣體的流量計量。
其核心測量機制在于:聲波在流動介質中傳播時,其傳播速度會受流體流速的影響而發生改變。通過檢測超聲波信號在順流與逆流方向上的傳播時間差、相位差或頻率變化,即可準確推算出流體的流速與流量。
-發展歷程
國際上,超聲波流量測量技術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紀30年代。1931年,法國物理學家 O. Rutten 提出利用超聲波傳播時間差進行流量測量的設想,奠定了該技術的理論雛形。然而,受限于當時的電子技術,其實際應用進展緩慢。
直到1955年,美國某公司成功研制出基于聲循環法的超聲波流量計,標志著該技術正式從理論走向工業應用。但由于早期設備電路復雜、成本高昂,并未能大規模推廣。
20世紀70年代以后,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使得超聲波流量計的測量精度得到了提升,測量原理的選擇也不再局限于時差法和多普勒法,同一時期,隨著流體力學理論的發展,研究者為了提高超聲波流量計的測量精度,開始對管道內被被測流體的流場進行了大量深入研究,為實現高精度超聲波流量計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到了20世紀80年代,隨著數學電子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數字超聲技術的發展,同時測量條件也變得復雜,對超聲波流量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被測介質也不再只是液體,利用超聲波技術實現對氣體流量的測量也逐漸成為現實。
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新材料的不斷出現,超聲測量技術的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測量的精度也不斷得到提高,技術逐漸進入成熟期。成為當前流量測量領域的主流技術之一。
超聲波流量傳感器的分類與測量原理
目前常見的超聲波流量傳感器主要基于兩種測量原理:多普勒效應法和傳播時間法。
多普勒效應法
1842 年,奧地利物理學家 克里斯蒂安·多普勒(Christian Doppler) 提出:當波源與觀察者之間存在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感知到的波頻率會發生變化。具體而言,當波源靠近時,波前被壓縮,頻率升高;當波源遠離時,波前被拉長,頻率降低。這一現象后來被稱為多普勒效應,并常以“救護車鳴笛駛近和遠去的音調變化”作為典型例子。
在流量測量中,這一物理效應被引入到超聲波技術中。傳感器向流體發射超聲波,當超聲波遇到隨流體運動的反射體(如顆粒或氣泡)時,反射回的聲波頻率會相對于發射頻率發生偏移,該頻移量與流體流速成正比,通過檢測這一頻率變化即可計算出流速。


多普勒效應法示意圖
典型的多普勒超聲波流量系統由傳感器、發射器、信號處理器和流量顯示器組成,其重要優勢之一是即使在非滿管流態下仍能進行有效測量。
傳播時間法
傳播時間法是利用超聲波在管道內順流和逆流經過待測液體時,因為流體本身流速的影響,造成超聲波在經過待測流體后沿著順流方向傳播時速度增大,沿著逆流方向傳播時速度減小,導致超聲波傳播一段固定距離所需時間不同,利用這段時間不同作為出測量發點的方法被稱為傳播時間法,根據測量量的不同又進一步分為時差法,頻差法等。


此外,超聲波流量測量還包括相關法、波束偏移法和噪聲法等。
測量的物理基礎與關鍵影響因素
超聲波流量測量技術的實現,本質上依賴于聲波在流體中的傳播規律。其測量精度直接受到一系列物理現象和環境條件的制約,主要可分為聲波本身特性與外部測量環境兩大類。
聲波傳播與聲速
聲波在流體中的傳播速度(聲速)是超聲波流量測量的核心物理參數。值得注意的是,聲速并非一個恒定值,它會顯著受到以下介質特性的影響:
溫度:溫度升高通常會導致介質密度變化,從而引起聲速增加。這是影響聲速的因素之一。
壓力:對于液體,壓力變化對聲速的影響較小但不可忽略。
流體成分與物性:流體的密度、粘度和組分(如溶液中鹽或固體的含量)都會改變聲速。例如,聲波在鹽水中的傳播速度就不同于在純水中。
在采用時差法進行測量時,聲速的任何變化都會直接改變超聲波的傳播時間。因此,高精度的流量測量通常會集成聲速補償,以修正聲速漂移帶來的誤差。
測量環境與工況
實際應用中,環境與工況因素也會影響聲波傳播。
流場分布:管道內流速分布不均,從管壁到中心速度遞增。層流時分布規則,湍流時則較為復雜。傳感器需合理安裝以測得代表平均流速的信號。
介質狀況:時差法要求流體純凈,氣泡或顆粒過多會導致聲波散射、信號衰減甚至測量失敗;多普勒法則相反,依賴流體中的氣泡或顆粒等反射體才能工作。
管道狀況:內壁粗糙、結垢、有襯里或發生腐蝕,都會干擾聲波傳播。傳感器前后需保證足夠直管段,以減少彎頭、閥門等對流場的擾動。
超聲波流量傳感器與其他測量技術的對比


流量計類型 | 主要優點 | 主要局限性 |
超聲波流量計 | 響應快,可非接觸測量、安裝簡便、無活動部件、耐腐蝕 | 時差法對流體的純度要求高 |
電磁流量計 | 不受溫度、粘度、密度影響;維護成本低 | 不能用于非導電液體 |
科里奧利流量計 | 精度非常高;可直接測量質量流量 | 購置與維護成本很高;對機械振動敏感 |
渦街流量計 | 成本低 | 低流速時精度不足,對振動敏感 |
機械式(渦輪/葉輪) | 結構簡單、成本低;耐高溫高壓
| 存在運動部件易磨損;維護量大;不適用于低流速或高潔凈度場合 |
行業應用
超聲波流量傳感器憑借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在多個關鍵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生物制藥:用于生物工藝過程中培養液、緩沖液等流體的流量監控,具備良好兼容性與無污染風險。
工業自動化:適用于食品飲料灌裝線流量監控、化工行業化學藥品輸送與腐蝕性介質過程控制、汽車制造切削液與電泳漆等工藝流體監控、石油化工燃料油與潤滑油等高粘度介質測量等多種工業場景。
能源與電力:用于超純水、冷卻液等關鍵流體的計量,快速響應,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精密制造:在精密制造清洗、電鍍液添加、冷卻等環節實現高精度測量。
水處理與環保:用于污水處理、工業廢水監測。

超聲波流量傳感器憑借高精度、無壓損和廣泛適用性,正在成為現代工業流量監測的重要工具。未來,隨著智能化和微流量測量技術的發展,其應用將更加精細化和多元化,為醫療、生物制藥和高精尖制造等行業帶來更多可能性。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024464426
加盟熱線: 15024464426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