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超聲波流量計作為新一代智能流量測量設備,通過融合毫米波雷達與超聲波技術,實現了復雜流體環境下的高精度、無盲區監測。其核心優勢在于突破傳統設備對介質狀態的依賴,既能適應滿管封閉管道(如工業輸送管、供水管網),也能精準測量非滿管明渠(如城市排水管渠、河道),覆蓋從低水位到滿管狀態的全域流量監測。
該設備采用雷達與超聲波雙模探測技術。雷達模塊基于多普勒效應,發射24GHz電磁波捕捉流體表面流速信息,不受水體渾濁度、漂浮物干擾,尤其適用于污水、泥漿等含顆粒介質;超聲波模塊則通過1MHz聲波實現高精度水位監測,結合斷面參數計算流體體積。兩者通過內置算法融合數據,自動切換測量模式:非滿管時采用雷達非接觸式測流,滿管狀態下切換至超聲波接觸式測量,消除液位突變導致的測量盲區。
為了確保雷達超聲波流量計其長期穩定運行和測量精度,需要進行定期的保養和維護。以下是根據相關技術資料總結的保養方法:
一、定期清潔
清潔傳感器/天線表面:這是最關鍵的保養步驟。定期(如每3個月,具體頻率根據現場環境如灰塵、泥沙、油污情況調整)檢查并清潔發射超聲波和雷達波的傳感器或天線表面。
清潔方法:使用柔軟的布料(如無紡布)蘸取酒精或清水輕輕擦拭,去除灰塵、水垢、油污或任何可能附著的雜質。嚴禁使用金屬工具刮擦,以免損壞敏感的發射面。
管道清潔:對于接觸式或插入式傳感器,還需定期檢查管道內壁是否有結垢或沉淀物,并進行清理,以保證信號的正常傳輸。
二、檢查安裝狀態
檢查固定與密封:定期檢查流量計的安裝支架、固定螺絲是否松動,確保設備安裝牢固。檢查接線盒、電纜接口等處的密封圈是否老化或破損,防止水分、灰塵進入,確保IP68等防護等級的有效性。
檢查電纜:檢查信號電纜和電源電纜的保護層是否有破損、老化、被腐蝕或被擠壓的情況。避免電纜與高溫、腐蝕性介質或強電磁干擾源接觸。架空敷設時建議加裝金屬套管保護。
三、電氣部件防護與檢查
防水防潮:在雨后或潮濕環境,應檢查變送器外殼和接線盒是否有進水跡象。
接地檢查:確保設備有良好的獨立接地,接地電阻應小于4Ω,以減少電磁干擾。
耦合劑檢查(如適用):對于外夾式超聲波傳感器,需檢查傳感器與管道之間的聲學耦合劑是否干涸。一般每6個月需要補涂或更換專用的硅脂類耦合劑,確保聲波能有效傳遞。
四、日常檢查與信號監控
信號質量檢查:通過設備顯示屏或配套軟件,定期檢查信號強度(Signal Strength)和傳輸時間比(Transit Time Ratio)等關鍵參數。確保信號強度在正常范圍內(如>80%),傳輸比在合理區間(如0.98~1.02)。
數據校準:每月將流量計的瞬時流量讀數與歷史數據或其他已知準確的儀表進行比對。如果偏差超過3%,應及時排查原因。
外觀狀態檢查:日常巡檢中,觀察設備表體是否有腐蝕、破損或積水。
五、定期標定
實流標定:為了保證長期測量精度(如±0.5%),建議每12至24個月進行一次實流標定。對于精度要求高的場合,應每年標定一次。
比對驗證:可以使用便攜式超聲波流量計作為標準表,對在線運行的雷達超聲波流量計進行比對驗證,這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標定方法。
六、環境與季節性防護
冬季防護:當管道介質溫度低于0℃時,為防止結冰影響測量,需要為傳感器或管道加裝伴熱帶進行保溫。注意,伴熱帶不應直接包裹變送器電子部件。
高溫防護:對于高溫管道,應使用耐高溫的耦合劑,并確保設備工作在規定的溫度范圍內。
七、故障排查與維護記錄
建立維護計劃:制定詳細的維護計劃和點檢表,記錄每次檢查的信號強度、傳輸比、清潔情況等,分析趨勢變化,可有效預防90%以上的故障。
及時處理故障:當出現信號弱、流量跳變、零點漂移等故障時,可根據故障診斷表(如檢查耦合劑、排除氣泡、檢查接地、檢測電纜等)快速定位并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