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超聲波流量計而言,一般間隔6~12 個月進行一次維護即可,具體時間則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提醒大家裝修工人有時需要對一些儀器儀表進行檢修,為了正確而有效地實施檢修,確保檢修質量和安全,避免在檢修中走彎路,迅速排除電路故障,必須遵守檢修原則。即先思索后動手,先電源后部件,先外后內,先靜后動,先簡后繁,先通病后其他等。
針對外貼超聲波流量計而言,在完成安裝后一般不會出現漏水、水壓損失等問題,只需要定期對換能器進行檢查,確保其沒有松動即可,而插入式流量計則需要對其探頭上的水垢或其他雜質進行有效的清理。針對一體式流量計,除了要檢查其與管道的法蘭連接外,還需要控制好現場的濕度、溫度等因素,防止對電子部件造成不良影響。
檢修原則
1、先思索后動手: 在檢修中必須自始至終地注意冷靜的分析,避免盲目動手,這里提倡的思索,是有根據有目的的思索。先思索后動手,是要在了解情況,綜合運用理論做出必要的分析判斷的基礎上再動手。
2、先電源后部件:電源是儀器儀表運行的工作來源,部件是儀器儀表正常工作的條件,電源和部件不正常,儀器儀表也不可能正常工作。同時電源電壓不正常,過高或過低,部件短路或開路,還有可能損壞儀器儀表,造成事故。此外,電源和部件在使用中產生故障較多,排除也比較容易,所以,應按先電源后部件的原則修理。在檢修氧化鋯氧氣含量分析儀的時候,在避免震動的同時,就必須先斷電,這樣有效的保護鋯管的安全
3、先外后內:所謂的外,指的是暴露在儀器儀表外邊的部分,如連線、插接組件等。所謂內指的是儀器儀表內部。先外后內的理由是:外部檢查修理比較簡便,外部能修復的,就不必深入到內部,以免走彎路。同時,也可以避免部件啟動、拆動而降低質量,甚至因拆卸不當而損壞儀器儀表;另外,一般暴露在外面的儀器儀表也容易損壞。
4、先靜后動:靜,指的是不加電對儀器儀表的檢查修理;動,;指的是加電后進行的檢查修理。先靜后動的理由是:確保人身安全和儀器儀表安全,同時也可以預先排除一些故障。但必須說明一點,在檢修過程中靜與動是經常靈活地交替進行的。
5、先簡后繁:簡,指的是容易檢查、測量、修理的因素;繁,指的是比較難檢查、測量、修理的因素。其理由是:儀器儀表零部件、元器件很多,電路的結構也比較復雜,發生故障的因素也比較多,但其中必有簡單易排和復雜難排的故障之分,按照先簡后繁、由易到難的原則,就可以迅速地排除掉容易的故障,使復雜的故障和難修理的故障孤立起來,這樣就化難為易了;同時,也可以防止毫無必要的大拆大卸,避免走彎路,拖延了檢修時間。
6、先通病后其他:通病指的是儀器儀表經常容易發生故障的地方,如電池、阻容元件、附件等。因此,在檢修過程中應首先檢查儀器儀表的通病。上述的原則上相互聯系的,在檢修過程中必須全面考慮,具體分析、靈活運用。
7.檢測電源中的濾波電容時,應先將電解電容器的正負極短路一下,并且短路時不表筆線來替代導線對電容器實行放電,由于這樣隨意燒斷芯線。能夠取一只帶燈頭引線的220V,60~100W的燈,接于電容器的兩端,在放電霎時燈泡會閃光。
8.不必帶電插拔各類控制板和插頭。
9.在潮濕環境下檢驗儀表毛病時,對印刷線路用萬用表測其各點能否遲滯很有必要,由于這種狀況下的重要毛病是銅箔腐蝕。
10.檢驗儀表外部電路時,假設裝置元件的接點和電路板上涂了絕緣清漆,丈量各點參數時可用普通手縫針焊在萬用表的表筆上,以便刺穿漆層間接丈量各點,而不必大面積剝離漆層。
11.裝配、調節儀表時,應記實原來的地位,以便恢復。
12.修補精細儀器儀表時,如不慎將小零件彈飛,應首先斷定能夠飛落的位置,切勿東找一下,西翻一下,可采取磁鐵掃描和視野掃描辦法實行找尋。
13.運用邏輯筆、示波器檢測信號時,要留意不使探針一同接觸兩個丈量引腳,由于這種狀況的本質是在加電的狀況下構成短路。
14.檢驗時不必自覺亂敲亂碰,以防擴展毛病,越修越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