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道水質監測儀的核心監測參數可分為常規基礎參數、特征污染參數、特殊需求參數三大類,具體選擇需結合河道功能(如景觀、飲用水源、農灌)和周邊污染源類型來定。
水溫:影響水體溶解氧含量、微生物活性及化學反應速率,是其他參數的參考基準。
pH 值:反映水體酸堿性,正常河道水體 pH 值范圍為 6.5-8.5,超出則可能存在工業廢水(如酸性廢水)或藻類過度繁殖(堿性升高)問題。
溶解氧(DO):衡量水體有氧能力的關鍵指標,直接影響水生生物生存。DO 低于 2mg/L 時,水體易發黑發臭,是判斷 “黑臭水體” 的核心依據之一。
濁度:反映水體中懸浮顆粒(如泥沙、藻類、污染物絮體)的含量,濁度過高會遮擋光照,影響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也可能吸附污染物加劇危害。
電導率:間接反映水體中離子(如鹽類、污染物離子)的總濃度,天然淡水電導率較低,若突然升高,可能提示有工業廢水或生活污水排入。
生活污水 / 市政排污相關:化學需氧量(COD)、氨氮、總磷、總氮。這些參數過高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引發藻類爆發(如藍藻水華)。
工業廢水相關:
有機污染型工業(如印染、化工):需加測生化需氧量(BOD?)、揮發酚、苯胺類等。
重金屬污染型工業(如電鍍、冶煉):需加測鉛、鎘、汞、鉻(六價)等重金屬離子。
高鹽工業(如化工、海產品加工):需加測鹽度、氯離子濃度。
農業面源污染相關:總氮(主要來自化肥)、總磷、農藥殘留(如有機磷、菊酯類)、硝酸鹽氮。
飲用水源地周邊河道:需監測葉綠素 a(反映藻類總量,預防藻毒素)、藍藻濃度、細菌總數(如大腸桿菌,判斷是否存在生活污染)、嗅味物質。
生態修復河道:需監測透明度(評估水體清澈度,影響水生生物棲息)、氧化還原電位(ORP,反映水體氧化性強弱,關聯污染物降解能力)、葉綠素 a(評估生態系統穩定性)。
應急監測場景:若發生突發污染(如泄漏、傾倒),需根據疑似污染物類型臨時加測,例如石油類(油類泄漏)、(化工泄漏)、特定農藥或重金屬。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024464426
加盟熱線: 15024464426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