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外線是波長范圍在10nm至400nm之間的電磁輻射,處于人眼不可見的波段。在地球表面,波長在240-280nm之間的紫外輻射具有獨特性質——這段被稱為"日盲區"的紫外線在穿越大氣層時,幾乎被臭氧層吸收和散射。
達萬德福紫外成像儀正是利用這一自然現象,將探測波段嚴格限定于日盲區。這意味著在地面檢測時,儀器可以有效屏蔽太陽輻射的背景干擾,專門捕捉電力設備放電產生的紫外信號,實現強光環境下的精準檢測。
當電力設備發生局部放電或電暈現象時,空氣中被電離的分子會釋放出紫外光子。這些光子信號的強度極低,通常比火焰產生的紫外輻射還要弱2-3個數量級。
達萬德福DW9219A紫外成像儀采用高靈敏度傳感器,可檢測到1.0pC級別的微弱放電,相當于能夠捕捉到1.8×10?1?watt/cm2的極微弱紫外輻射信號。這種靈敏度對于早期發現絕緣缺陷至關重要,可在故障形成初期提供預警。

現代紫外成像技術不僅局限于紫外輻射的探測。達萬德福設備采用雙光路同步成像系統,將紫外圖像與可見光畫面實時疊加,使操作人員能夠直觀地看到放電發生的具體設備部位。
通過光子計數技術,設備能夠量化分析放電強度。在實際檢測中,正常設備的背景光子計數通常低于500/分鐘,而當檢測到缺陷點時,光子計數會異常升高至1200/分鐘以上,為運維人員提供明確的判斷依據。
紫外成像儀已廣泛應用于電力設備狀態檢測。在復合絕緣子碳化通道檢測中,該技術能在碳化初期就捕捉到電子崩引發的微弱紫外光子發射。對于避雷器受潮缺陷,紫外成像儀可通過檢測外表面的局部放電信號,實現早期診斷。
實測數據表明,采用該技術后,輸電線路巡檢效率提升80%,缺陷定位準確率從65%提升至92%-3-9。在山西某110kV變電站的檢測中,達萬德福設備成功捕捉到絕緣端子早期放電信號,而此時紅外熱像儀尚未檢測到溫度異常,證明了紫外檢測在早期預警方面的優勢。

隨著技術進步,紫外成像技術正與人工智能、物聯網深度融合。達萬德福設備的CloudAI平臺具備放電類型自動分類功能,可精準區分電暈放電、表面放電和內部放電-3。5G數據回傳功能則實現了檢測數據的實時共享與分析,為團隊決策提供即時支持。
從紫外輻射原理到工程應用,達萬德福紫外成像儀通過精準捕捉日盲區紫外信號,為電力設備狀態檢測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手段,助力電網運維從"事后維修"向"狀態預知"轉型。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024464426
加盟熱線: 15024464426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