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天合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近期成功舉辦了一場以浮標水質監測系統技術為主題的專項交流會。本次活動旨在深入探討浮標水質監測站的技術創新、應用前景及行業發展趨勢,吸引了來自環保部門、科研院所及相關企業的近百名專業人士參與。
技術交流會首先由公司技術總監王工程師作開場報告,系統介紹了浮標水質監測站的基本原理與技術特點。報告指出,浮標式水質監測站采用一體化設計,集水質傳感器、數據采集傳輸系統、太陽能供電系統和錨泊系統于一體,能夠實現多參數、全天候的自動監測。監測指標涵蓋pH值、溶解氧、濁度、電導率、氨氮、總磷等關鍵水質參數,并通過GPRS/4G網絡實現數據實時傳輸至監控中心。
在技術展示環節,工程師現場演示了新一代浮標監測站的核心創新點。該設備采用防生物附著技術,有效延長傳感器維護周期;配備智能清潔刷系統,可定期自動清除傳感器表面污染物;同時搭載低功耗設計,陰雨天條件下仍能持續工作15天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新研發的智能校準算法大幅提升了數據準確性,使監測誤差控制在國家標準范圍的±5%以內。

應用案例分享環節成為會議亮點。來自山東省環境監測中心的專家介紹了浮標監測站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中的成功應用。通過布設的12個監測點位,實現了對輸水河道水質的連續監控,為水質預警和應急處置提供了重要數據支撐。某高校研究團隊則分享了在湖泊富營養化監測中的創新應用,通過浮標站獲取的高頻數據,成功建立了藻類水華預測模型。
研討會專門設置了技術答疑環節,與會者就浮標站的抗風浪性能、數據可靠性驗證、電池續航能力等實際問題展開深入討論。公司技術人員詳細解答了關于設備防護等級、校準周期安排及遠程診斷功能的具體操作方案。
本次交流會特別安排了設備實操體驗環節。參會人員在技術人員指導下,親自操作了浮標站的部署流程,包括傳感器校準、數據傳輸測試等關鍵步驟。通過動手實踐,與會者更直觀地了解了設備的性能特點和使用技巧。
會議最后,各方代表就行業標準制定、技術推廣合作等議題達成多項共識。大家一致認為,浮標水質監測技術作為環境監測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河長制湖長制實施、水源地保護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山東天合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監測技術向智能化、網絡化方向發展,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更先進的技術裝備支撐。
此次技術交流會不僅促進了業內技術交流,更推動了浮標水質監測技術的應用創新,為提升我國環境監測技術水平作出了積極貢獻。與會專家認為,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深度融合,浮標水質監測站將在智慧環保建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