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產業報道】近年來,安徽省能源集團落實能源保供責任,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功能和技術人才資金優勢,累計投資365億元,在皖北地區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布局能源大項目、好項目,助力皖北經濟社會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
保障區域能源供應。錢營孜發電公司二期擴建項目1臺百萬千瓦機組正式投運,加上一期2臺35萬千瓦機組,年發電能力85億千瓦時,對于緩解皖北電力調峰壓力和供應安全發揮重要作用。投資運營淮北國安2臺32萬千瓦、臨渙4臺33萬千瓦、阜陽皖潤2臺66萬千瓦火電機組,項目在輸送電力的同時,根據屬地需求提供供汽供熱服務,其中淮北國安公司投資建設供熱管網40公里,承擔淮北市區50%以上的供熱負荷。積極推動淮北國安容量替代項目,擬以容量替代方式建設2臺66萬千瓦機組。參股利辛板集、淮北平山、淮北聚能、國能蚌埠、國能宿州5個煤電項目,通過合作引進央企、外省省屬企業,持續加大對皖北地區的投資。
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十四五”以來,超常規發展新能源,在皖北地區積極摸排風、光資源,落地一批新能源項目,助力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亳州渦陽、利辛、宿州埇橋、阜陽潁東等地在役風電、光伏項目裝機達36萬千瓦,年發電量7.1億千瓦時。為提高區域新能源消納和電力調峰能力,大力發展新型儲能,建成淮北烈山儲能電站項目,正在建設的宿州埇橋30萬千瓦風電項目預計今年12月建成并網。陸續開建淮北烈山古宋、明光白米山、利辛城北、渦陽臨湖、定遠拂曉、桑澗、壽縣、埇橋楊莊等8個風電項目,裝機容量160萬千瓦。聚焦地方經濟發展所需,在開發利辛等項目過程中,創新推出“合資合作開發資源、股權轉讓獲取資金”新機制,有效解決當地新能源資源開發建設資金不足的痛點問題,積極響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
服務改善社會民生。利辛生物
天然氣項目有效帶動周邊區域構建起“農業廢棄物—清潔能源—高效種植”的循環體系,為皖北地區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可再生能源開發提供“利辛模式”。在皖北的15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生物質焚燒發電、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年處理垃圾規模占皖北地區垃圾總量近40%,為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提供重要支撐。在保障民生用氣方面,8條天然氣管線在潁淮大地鋪就的輸氣管道,年輸氣40億立方米,建設中的宿州—淮北—蕭縣—碭山、固鎮—靈璧—泗縣2條天然氣管線,是解決皖北地區天然氣結構性短缺的又一民生項目。在皖北建成19座充電站、323個充電終端,接入運營商607家、充電場站4402座、充電終端41841個、換電站31座,推動皖北地區全面融入全省充換電“一張網”運營保障版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